中共一大会址和宋庆龄故居观感

 

徐小五

 

这次回国省亲,参观历史遗迹和老房子早已编入程序。每到一地,我就像上了发条一样,马不停蹄一路看将过来。当我提出去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的时候,很多亲朋好友都颇不以为然,就连我30几年前一起摸爬滚打、如今身居部队高位的老战友都感到惊讶。不过,他们还是offered车接车送并和我一同前往,这可是他们在部队常驻上海多年后首次踏足兴业路76号(过去的望志路106号)。

 

中共一大会址附近就是上海著名的新景点“新天地”,一冷一热两相对照鲜明之极。我们作为当天仅有的游客按照路标先来到会址西侧的扩建工程。在这里,我们惊奇地发现了十分现代化、冷气开放的大厅、大理石地板、明亮的空间、宽敞的拐角楼梯。这一切都似乎和我们想像中的一大会址不太符合,后来才得知这是近几年后修的,用于进行传统教育的。这里有从一大到十六大的图片和实物展览,我们更感兴趣的当然是和一大有关的情况介绍:看当时的历史背景(有一件穷人家祖传下来补丁落补丁的破衣服说明了CP所代表的阶层)、看代表各地共运小组几十名成员的13位代表是怎么召开一大的。在参观后来历次党代会的历史图片时,我还意外地发现了1964年首演“东方红”的照片,舞台、乐队、大学生合唱团和充当buffer zone的我们少先队合唱团都清清楚楚地展现在上面(后来欲向小卖部购买,但答复是展件制品不供出售)。在展厅,我们看见了一大开会情景的人物蜡像群、代表的简历和通过的重要文件副本。再转来转去终于来到真正的一大会址――一所石库门房子的客厅,这里摆着脑海里早已熟悉的长条桌子和十几把椅子。本来想坐下拍个照,居然被人制止了,只好作罢。回头仔细看看,发现在这里开会的确不利于保密,从客厅经过窄窄的天井就是大门。据有的当事人回忆,可能就是由于说话声太大传了出去才引起法国巡捕的怀疑。记得也有回忆录称,一大是在楼上召开的,但楼梯处却写了游人止步。再转就到了小卖部,具有如此重大历史意义的一大会址就是这麽简单、窄小和不起眼。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不应该扩建,应该退回原状,还历史本来面目,当时是什么样就展出什么样。我们应该尊重历史事实,修旧如旧。这样,才能有说服力和真实感。

 

关于人物蜡像群,看过有关回忆或了解党史的人大概都知道当时党内的主要角色(与时俱进的话就是“以谁为核心”)是哪几个人(尽管李大钊和陈独秀都缺席),选出由哪三人组成的领导班子,会上哪些人慷慨陈词,哪些人话语甚少。另外,这13名代表后来虽然的确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那麽是否就应该把他们的简介和像片的外框分为红色和黑色的呢?是否也应和国外的历史遗迹一样,单纯谈某一重要时刻,而把其后的事件放到另外合适的地方展出呢?我们带着一些疑惑离开了一大会址,回头望去,那里还是如此这般冷冷清清门可罗雀。看来,眼下不仅一般民众也很少有我们这样浮光掠影于历史遗迹的,就更甭提历史学家和专家了,他们本应该专职专责求实求是(或者说解放思想)搞好有关展览的呀!

 

我们参观的另一处老房子是位于淮海路闹中取静的宋庆龄故居。这里也是我一直想去的地方,她的另一处故居北京后海北沿46号我早就去过了。总是听说她更喜欢上海的这处房子,我也好奇上海的比北京的到底好在哪里。去看过才知道,上海的房子院子其实都比北京的小得多,但洋气且高雅,至于宋庆龄喜欢的原因待会儿再细说。

 

到宋家参观,也得先看展览厅。馆内也是只有我们一家三人和刚分配到这一个月的小解说员。在这儿我们看到了那幅我们熟知的、具有古典美的经典结婚照,好多家庭照和英文信件,还有中山先生的印章等珍贵文物。我们边看边向解说员小姑娘询问有关情况,她除了个别的问题外,竟也能对答如流。没答出的问题包括,这所房子的来历。既然孙先生一生为公两袖清风,加上他和宋庆龄渡过多少难忘岁月的战前故居(莫里哀路29号)遭到日本占领军的严重破坏,自来水管子被掘走,保险柜的珍贵物品也被洗劫一空。那麽这所房子谁给的呢?据查,抗战后从重庆返回上海的宋庆龄根本无力重修,只得向国民党政府申请住房。开始蒋介石只拨了一所很差的房子。到了48年春,蒋见国共情势逆转,才又想到利用孙夫人的身份,才讨好地送了这所房子给宋庆龄当永久住宅。

 

由于宋庆龄发表声明向美国朋友呼吁停止对国民党的军援,以制止内战,帮助建立属于中国人民的政府并得到罗斯福夫人的赞同,美国政府不得不决定停止批准出口军火的许可证,暂停交付计划中的一切军事物资。从而使蒋气急败坏,下令 “子弹、炸弹、车祸,什么都可以用,只要她不说话”,至于后来宋庆龄如何化险为夷都是些后话了。这段历史在宋宅的展览和讲解中都不见了影子, 我认为馆方不妨也要解放思想,还历史以本来的面目。

 

参观完展览,我们这才来到主楼侧门人口处。主楼、侧门和双车库高低交错形成L型。和美东的许多开放参观豪宅一样,这里也有态度和蔼的志愿人员帮忙,她们让我们套上鞋套从侧门进入参观。据说这里的摆设尽量和以前一样,旧旧的地毯说是仿制的谁也不会相信。墙上挂着国际友人送的字画,客厅还有些精美礼品。从客厅往后花园望去,great lawn像极了中国常驻LHG代表在纽约上州Mamaroneck的官邸后院。草地看上去清清爽爽有花有草,青翠碧绿一片生机。餐厅也像好莱坞30年代电影里豪宅的架式,但厨房是老式的,好象不用煤气?二楼是卧室,说是怕楼房建筑受损,谢绝参观。我看可能还是出于尊重privacy吧?不过,北京那处的卧室我倒是参观过,很宽敞有钢琴。出得门来,看见车库里两辆挂着国旗、体现出这位非凡女主人尊贵地位的老式三排座红旗车。院子角落和北京住处一样也养着一群鸽子,宋庆龄生前最喜爱白鸽子,把它看作是和平和纯洁的象征,据说还曾为鸽子们起了名字。

 

在故居门口小卖部,我买了精美的明信片,给Chenni让她寄给在纽约的同学(有的同学小学就知道DR.Sun 了)。

 

话说回来,两地住处的比较。北京的住处古色古香,有美丽长廊和静静湖水,石榴树和古松柏交相辉映,应该说居住环境要比上海宽敞得多好得多,但宋庆龄从小生活在上海,不太习惯北京的气候和饮食习惯。更主要的是,北京是她伤心之地,她忘不了19253月悲哀的场面和19295月从碧云寺奉移灵柩去南京的凄婉情景。但架不住廖梦醒先来劝,邓颍超带着毛周的亲笔信又来劝,宋庆龄终于被信中的谦恭和诚恳之情深深感动,终于作出了赴京的决定并参加了开国大典。从那以后,她一般是秋冬在上海,春夏在北京。但不知何故,在她生命的最后8年,她再也没有回到她的故乡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