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景点游记

(See attached file: 冷门景点游记.doc)

 

68届同学 徐小五

 


     
在写下这次回国遇到的其他新奇见闻之前,我忍不住先来一篇讲述我们独辟蹊径,走访现在并不时兴景点的故事。

 

    这次我是带了两个从小生长在美国的准大学生游历中国,她们提出除了看几千年历史的中国和近20年青春的中国外,一定要去看看毛主席纪念堂、孙博士故居还有一些抗日战争的景点(因为离京去西安前,我妈嘱咐我要去参观一下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我就兼顾着带她们去了那)。想来她们的要求也合理,一般外国人知道的中国现代名人不就这么一两个吗?

 

    先说说纪念堂。这里开放的时间并不多,幸亏打了114询问,否则会白跑一趟。当我们下午来到纪念堂东侧入口处时,发现虽然眼下早已不是领袖崇拜狂潮的时代了,但参观的人还不少,主要是两外--外地人和外国人。巨响的、重复的广播和不断轰赶人群的工作人员明白地告诉我们不得带包不得穿拖鞋。我因为打小远近见过多次毛主席(记得有一次,骑车从大会堂北门路过,还见到周总理从一辆轿车走出正上台阶呢!),主动承担了背包的重任。小孩说,英文广播没提拖鞋的事儿,她们就装回傻,侥幸闯闯看。过了半小时,她们沮丧返回。我想小老外Jessica既然大老远来了一回,不瞻仰瞻仰怪亏的,就把自己的鞋子借给她,一旁和我聊天的景点摄影大姐也提出可以穿她的鞋子。她俩这才高高兴兴地再去排一回队。

 

    大约40分钟后瞻仰结束。她们告诉我说,大家到了冷嗖嗖的大厅内都很安静,有人还献了花,行了礼。毛的形象和照片以及想象的不一样,总算了了一桩心愿云云。她们感到最不习惯的是,工作人员的不断催赶,似乎破坏了应有的气氛和大家的心境。外面的广播也闹得人心烦意乱,怎样才能让人踏踏实实地参观,而不是匆匆走过场,纪念堂的工作人员是否应动动脑筋呢?出了纪念堂,我们特意关照了好心的摄影大姐的生意,Jessica还给四双鞋子拍了照,我们在等照片的空挡,搂草打兔子式地顺带蹬上了初建于1419年的正阳门,也就是前门。这里的工作人员(售票员和讲解员)是我在各个景点遇到的最好心的。不仅卖给孩子学生票还把仅有的一份英文讲解给了我们。二楼老北京沙盘的讲解员还给我们仔仔细细介绍了北京内外城十几个城门楼的名称和位置以及拆除的大致时间。她还用教鞭遥指门外西北方一片片楼宇中露出尖儿的德胜门给我们看,说就剩这两三座城门楼了,话语中带有无限的遗憾。别说我这从小爬过北京城墙、看着城墙一一拆除的人(Cina同学,一定记得咱们八中后面那段老城墙吧?),就连刚从西安返回的两个小孩也都唏嘘不止,特别是拿西安的城门楼和北京的一比,连连说,真可惜啊!

 

    听罢解说,我们才知道前门比天安门还高8米,是专供皇帝进出北京用的。看了西安的城墙结构,我觉得好好的瓮城也不该拆。现在两个门楼无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各自孤零零的,真令人心痛!

 

这回在西安驱车多次穿过厚厚的城门洞,我曾有过这种感觉:正坐着6路无轨电车穿过崇文门城门洞去育才上学呢!

 

    在回头说前门上的“酒吧”(实际上是小卖部和一些桌椅),可以说,这儿是全北京视野最好最宽广的“酒吧”了。小风习习,眺望新老北京各处的景色,我们一行三人,不知是因为参观纪念堂的折腾而不胜脚力,还是为景色而感慨,竟舍不得走了!后来想着要取纪念堂的照片,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再说另一处冷门景点,曾经在中共党史留下光辉一页的西安八路军办事处。陪同我们参观的西安朋友也是费了好大的劲,打了电话下车问路,才找到这个不起眼的地方――七贤庄。他说,他接待的朋友中,我们是唯一提出要看办事处的人。后来他才知道真正的原因,直说应该来应该来。

 

    七贤庄和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一点也不一样,几进几出的院落并不宽绰,居室狭小,桌椅老旧。墙上是模糊不清的老照片,白求恩大夫的诊室、手术用具也是简陋不堪。当年周恩来、林伯渠、董必武、李可农、伍云甫等老一辈革命家就是在这忙忙碌碌,进进出出的。我们还仔细看了各个房间、里面的摆设、照片和照片的英文说明。我还以马海德的照片为背景,拍了个数码照片,以弥补当年我妈带我找他看病而没能与他合影的遗憾。最后我们看到一块牌匾,上面是3040年代,在七贤庄工作和路过的人员名单。我发现里面没有我的3位长辈的名字,就找到办事处纪念馆的工作人员。没想到,她们的态度特别亲切认真,大致问了我有关情况,还互换了电邮地址,告诉我她们也正在征集名单,明年就会更新(后来回北京跟我妈一说,她老人家对有没有她的名字倒并不在意,反而讲给我林老的故事和一些当年经过西安奔赴延安的经历,此乃后话)。参观的当天正逢“七一”,学生免票,但参观的人还是稀稀落落的。这个周围曾设有18KMT明岗暗哨的地方,如今是少了几许惊险,多了一番冷清。

 

    接下来是上海孙中山故居。当我们打的从新天地赶过来之时,已经快4点半了。工作人员看到我们一行之中有个高鼻子外国孩,也就格外开恩让我们进去了。

 

    和许多名人故居一样,为了保护文物,进来必须穿鞋套。特别珍贵的是,这里的摆设多为原物,布置也是原景。不像有的名人故居,或是人去楼空,或是复制品充数。卧室的开放,是我没想到的。解说员轻生细语向我们讲述各房间的用途、摆设和陈列物的来历以及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时不时夹带点英文。可能是受了她的影响,我们的脚步也变得轻盈,问话也压低了嗓音。这所老房子设计别致、布置典雅,院子景色宜人闹中取静。草坪周围种着各种树木花卉,只是今年上海的蚊子又凶又猛,我们三人都中了招。

 

    关于孙博士,Chenni在国际小学二年级时,就听读了传记的同学Eric讲起过(不是从我们口中听说,令我感到特别惭愧)。今天总算让她看到了、了解了孙先生在上个世纪初生活和工作的情况,应该说会有了些感性的认识吧?

 

2004.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