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 恋 与 启 示

 

68届高一(4)班

李一勤

 

 

延安插队的日子越来越远去了。尽管我早已身在喧闹的都市,或许对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难以忘怀,也或许是那特殊的年代被称作“知青”的一代人的“通病”,每当看到年青人欢笑着去面对灿烂生活的召唤,看到他们在歌厅、酒吧、舞场上如醉如痴地尽情欢乐的身影,会情不自禁地发出“今非昔比”的感叹,脑中常常浮现出自己在青春年华时期的一幅幅截然不同的生活画面。

“唉――动弹了――”生产队长一声声带着陕北腔音的呐喊,把我从睡梦中唤醒。仿佛才把疲惫不堪的身子放在冰凉的土炕上,还没有进入梦乡,又被这出工的呐喊叫起。窗外还是浓黑的夜色,皎洁的月光将白色窗纸刷成灰色。不用看表,现在刚过四点,每天的劳动都从这时开始。我叫醒同伴,穿衣、扎上白羊肚手巾,不用洗脸刷牙,也不吃早饭,拎起锄头,迅速锁上门。与老老少少的陕北农民一道,跟在队长后面,沿着月光下的崎岖山路,默默地爬上、翻过一道道贫瘠的山梁,走向那荒漠的深山。到了地头,坐在锄把上等待东方露出曙光。随着太阳的初升,以太阳同行,与风雨为伴,泥土和着汗水的劳作生活开始了。一天的劳作要到日落后,直至看不清地上的庄稼才结束。我们擦净锄头,又沿着来时的蜿蜒小道,拖着沉重的脚步,在月亮的陪伴下回到村庄。当老乡们走进各自温暖的家时,我们知青推开的是冰冷的窑门。在漆黑的窑洞里,慢慢摸到炕边那盏用墨水瓶制成的小油灯。点亮灯时,闹钟的时针已指向九点。洗脸吃饭后,我打开书本,把昏暗的灯光挑亮,开始毛主席著作的学习……。有时接到亲人、同学的来信,又铺开信纸,向那流落在祖国四方的人描述着自己在这莽莽深山中无人知晓的小山沟里的生活,倾诉着在这里无法倾诉的内心的悲欢……。这就是我在插队的日子里最普通的一天。这样的一天,像一部无声电影,不断地在我远离黄土地之后的三十多年的脑中重放。正是这样的一天又一天,把我的青春年华,在这片黄土地上耗尽。

而艰辛的陕北生活对精神的折磨,绝对是现在的年青人所难以想像的。在那炼狱般的插队生活中,占据我及我们同代人的精神空间的是一种被迫接受“再教育”的沉重历史使命,它是一种巨大而无形的精神负担:“再教育”这种概念和内容混沌不清的教育算什么教育?怎样开始,如何进行?除了“课堂是农村,教材是毛选,老师是农民”的大而空的概念外,任何内容都没有。命题和答案都要自己找。“应该想什么,怎样想、应该做什么,怎样做”的每日“三省吾身”成为我们自觉接受“再教育”的方式。除了这种精神重压外,那散落在各地“干校”、农村、“牛棚”、监狱的父母亲人正遭受着非人虐待。知道他们正在任人凌辱,自己却无力相助并远离而去,这种无奈的焦虑,以及对极“左”政治的困惑、对渺茫前途的忧虑,还有那只能与自己共命运的同学相依为命的心境,面对权势人物的任意贬斥,甚至陌生小人的恶意嘲弄的忍耐和沉默,绝对是现在的年轻人所想像不出来的。

斗转星移,当我们逐步适应了那种处境和生活,并有所作为的时候;当我们最终离开了那连绵起伏、沟壑纵横、贫瘠荒凉的黄土地,重新回到喧嚣的城市之中时,我们发现,我们已经发生了异化。黄土地那默默无闻、朴实无华的品质、老乡那种坚韧不拔,任劳任怨的品格,已渗透到我们体内,形成了一种顽强的生存张力,和面对任何困难都不屑一顾,充满必胜信心的精神状态。用简洁的词来概括这种我们的“延安精神”,那就是“忍”、“韧”和“信”字。“忍”是一种对恶劣条件的承受力;“韧”,是一种顽强抗争的精神状态;“信”是必然能够战胜任何困难的信心。插队生活给我和我的延安插队“队友”一种永远使不完的劲头,激励着我们为人生目标不断奋发向前。有了我们的“延安精神”,有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的非凡经历。还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呢?最近,在人人恐慌的“非典”病毒面前,是我的延安插队队友以自己的“人不自信,谁人信之”的自信心,紧跟党中央,领导全市人民战胜了病毒的挑战,使北京恢复了青春的活力。往日的磨难经历已变成我们迎接任何困难的巨大精神支柱,转化为顽强奋争的动力资源。

走上街头,时时会听到窗口飞出的“让世界充满爱”的乐曲;打开电视,常常能看到歌星们的“把爱洒满人间”的歌声。“爱”的宣泄,是人们对人间真情相处的渴望,是对多年来以斗争为纲的人际关系的否定。对我们这些延安插队知青来讲,真切地感受到“爱”是我们久久怀念那片黄土地的重要缘由。

在那“拿起笔,做刀枪”的年代,领袖挥手,把我们这些年青人从课堂赶向“战场”,一会儿我们被封为“革命小将”,去向“四旧”、“走资派”冲冲杀杀;一会儿又使我们互相指责、相互斗争;最后,一概被戴上“再教育”对象的帽子,让我们远离城市和亲人,到那陌生的环境中从事艰苦的劳作。窘迫之中,淳朴忠厚的乡亲们并没有向我们挥起“刀枪”,他们向我们敞开“爱”的胸怀:他们眼中流露的是对我们尊重的热情的目光,他们手把手教会我们春种、夏锄、秋收;教会我们扶犁、割麦、打场;教会我们烧火做饭、修灶盘炕、打窖掏窑。过节时,他们送来陕北食品:扁食、拌汤、黄米饭、小米粥、鸡蛋饼、饸硌、杂面……。渐渐地,抚平了我们内心的伤痕,驱走了冷酷的斗争哲学对我们的侵害。将淳朴的“爱”的温馨,浸入我们心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我们能在陕北高原上把自己被斗争哲学扭曲的心态重新扭转过来,返璞归真,拣起中华民族互敬互爱的传统美德,那么,我们可以说,我们得到了最珍贵的东西。这正是我们久久回忆,久久咀嚼的甜美的东西。

我们没有用声嘶力竭的叫喊去呼唤爱。而是用自己的切身体验,以那沟沟壑壑的黄土高原为背景,同那些陕北老少乡亲们共同生活的往事为内容,来体味爱的深情厚意的。

黄土地和在黄土地上共同生活过的“队友”们,我永远怀念你。

 

 

                                           

 

                                              1995年秋冬时落笔

                                                  2003 年夏秋时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