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忆八中——北京八中的六大特色


  

一、关心国家大事,重视培养学生优秀品行和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

 

关心政治,热爱祖国,是母校八中留给了我们深深的烙印。

                                                                     ——于学儒  陆国市  校友

从他们(八中老师)那里,我们不但学到了文化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受到了八中优良校风的熏陶,懂得了如何做人,确立了自己一生的安身立命之本,这就是诚实、团结、坚定、进取的精神。这就是环境好的时候不轻狂,困顿的时候不阿谀、不沉沦、不卑屈,所谓宠辱不惊的处世态度。

    ——于德源  校友

使我受益最深的是,八中的老师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

——刘传贤  校友

    八中人的气质与气概在我近三年与美国人的交往中帮我赢得许多尊敬,  “不卑不亢”,  “忍辱负重”这些重要的品质让许多美国人惊讶。八中人的素质中有一种力求向上的永不满足的拼搏精神。

    ——于磊  校友

   

二、德育为先,注重全面发展。

 

    品德教育方面,(四存中学)对学生要求也很严格,除进行伦理道德、行为规范教育外,特别强调学生要自我修养。

    ——倪宝恕  校友

    母校始终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不是把学生关在课堂内读死书,而是努力把课堂与社会结合,书本与实际结合。……我们曾到工厂、下农村,在劳动中磨炼自己;十三陵水库、中央电视台工地、学校的自行车棚都留下了我们的身影;在校内“小土炉”边日夜奋战,既炼钢又炼人,……;参加各种体育比赛和文艺会演,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生活丰富多彩……,所有这一切,使我们年青的心与社会的脉搏一起跳动,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郑玉辉  校友

 

    三、开展学制改革,坚持教学实验。

 

    四存中学不仅重视古文,而且同样重视理化、生物及音乐、体育活动。每周课余均组织各种国乐、绘画、球类、武术等练习。母校的校训是“尚实学,尚实习,尚实行”,教导我们不仅要从书本上学,而且要参加实际操作练习。

——陈正璞  校友

在八中的二十多年中,德智体全面发展,以教学为中心是我的指导思想,……。建立正常的教学教规、教学改革和能力的培养要一起抓。中外优秀的东西都要吸收,不能迷信一个人,因为一个人不能代表全部。……,一个优秀教师要全方位的吸取“营养”。好的校风、教风是学校工作最重要的体现。  “文革”之前,八中是第一所接受教学改革有实验班的学校,……实验是成功的,应是八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财产。

    ——温寒江  校长

八中于84年接受了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的实验任务。领导体制与管理体制的改革解放了生产力,极大的调动了干部、教职工的积极性,为教育改革勇于拼搏,敢于创新。

——刘国玮  书记


四、尊重知识,团结教师,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四存)学校管理严格,校风严谨,师资力量雄厚,聘请的教师多为北大毕业生和教育界名家。课程设置,除教育部规定的……给以足够重视外,最具特点的是坚持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从古典文化精华中汲取营养,培养经世致用人才。

    ——李敬钦  费义达  校友

校领导对教师团结尊重、真诚关怀,耐心帮助,鼓励进步,培养新生力量,从而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而忘我工作。广大同学也因具备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而能勤奋学习。

    ——陈书明老师  刘国锋  校友

老教师、优秀教师的宝贵经验是八中教学的核心、灵魂。他们的课堂传授知识的扎实、工作的认真严谨和热爱学生的教风,使每个学生一生都受益匪浅。八中的根底就重在有这样许多优秀的师资,这是一笔无价的财产。

    ——陈秀云  书记

八中老师们那种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呕心沥血的奉献精神,那种对工作精益求精,不断探索,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那股对工作严格要求,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使我难忘。

——温寒江  校长


五、艰苦奋斗,自立自强,节约俭朴,重视实践。

 

北平市立八中的学生大多是城乡贫苦人家的孩子,求学机会来之不易。个个朴实、勤奋、自尊、自律,学习和生活从来无人监督和管理,不但上课和早晚自习,就是星期天和假日,也都在教室或宿舍里静悄悄地学习,成绩优异。

    ——成有信  校友

八中从劳动教育中进行育人教育给人印象是最深的。58年北京市第一年中学建立生产劳动车间的就是八中。在劳动车间里,学生开机器,刮竹板……。每年一次近一周的农村劳动,吃住与农民在一起,割麦子、包玉米、挖河……让学生体验了生活、了解了农村,锻炼了身体,又看到了农村天地,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卢进  老师

学校从小就把“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道理贯输给同学们,这种以节约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的教育,确实培养了一代新人。我深深地体会到:学习中的刻苦精神,工作中的任劳任怨精神,生活中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思想中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均来源于母校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和培养,对此,我们又怎能不对母校深表感激之情呢?

    ——王经修  校友

何谓八中精神?……就我工作的那个年代来说,我的体味是:明知教师地位不高,工作艰辛,待遇可怜,却偏偏执著于本职岗位;伴随着口头上的怨与悔,却依然勤奋教书,始终不怠。今非昔比,而我想“八中精神”的内核恐怕还是有用的、宝贵的。那就是师生一致的一股执著劲儿,拼搏劲儿,争强劲儿,上进劲儿。忆当年,但愿这点精神更发扬光大。

——李复威  老师


六、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重视发挥学生团体的作用。

 

学生既是被教育的客体,又是在教育过程的能动主体。……我们坚持每学期召开双代会(学生会,团委会),听取校长工作报告,代表们展开讨论,提出意见与建议,……,学生会办了《校园生活报》、中英文广播站,组织了宿舍管理委员会,伙食管理委员会,纪律检查组等,发挥了学生的作用。

    ——刘国玮  书记

每个月,每个学期,校领导都要听取学生意见,期末要给每个教师评定,发扬教学民主。

    ——汪宝熙  主任

50年代初,八中出现了轰轰烈烈的群众歌咏活动热潮。那时,除了有全校的歌咏团外,各年级和很多班也先后成立了歌唱组织,在课余时间,校园里便充满歌声,在校会或校际之间的会议间隙,歌声更是此伏彼起,热烈非凡。歌咏活动不但丰富了大家的生活,活跃了气氛,也振奋了大家的精神。

    ——陈书明  老师

在学校党支部、团总支领导帮助下,我们少先队大队委和学生会,团绕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活动。

    ——于学儒  陆国市  校友

八中的社团活动给我的印象最深,从活动内容可以分成三个类型:一是体育型,如篮球队、排球队、技巧队、田径队等等。二是文艺型,如合唱团、舞蹈团、管弦乐团等等。三是教学型,如文学组、物理组、生物组、化学组等等。它们极大的丰富了同学们的课外生活,为同学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创造了一个十分优秀的校园环境。

    ——吴裕襄  校友

(注:以上由北京八中校友办公室黄坚同志根据八中老教师张显传先生的总结和师生部分回忆文章编辑整理)

 

北京八中老三届同学会秘书处整理

2006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