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先辈走过的路——井冈山之旅

 

    

    由江西井冈山驻京办事处精心安排,中直育英同学会的二十几位老校友怀着激动的心情于八月十三日奔赴革命圣地井冈山。

    中直育英小学的前身是中央供给部小学,1948年6月筹办,11月开学,1949年随中央进京。1953年新校舍建成时朱德为学校题词“准备着:为实现共产主义和祖国的伟大事业而奋斗”。育英小学最初招收的学生有中央机关子女、革命烈士遗孤、父母双方出国、到边疆工作无人照顾的子女甚至一些外国共产党人士的子女。包括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邓子恢、李富春、陈毅、陈正人、王诤等许多革命前辈的后代都曾在这所学校就读。(编者:我会也有不少同学都是育英的校友。)

    去年,凤凰卫视专门拍摄了访谈节目,使所有到场的老师、老校友为建校前后那战火纷飞、万般艰辛的年代以及深厚的师生情谊而热泪盈眶,思绪万千。现在,他们多数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但仍然以崇敬的心情到井冈山来探寻革命先辈的足迹。入住井冈山茨坪的当天下午,大家就前往烈士陵园向先烈敬献花圈。以后的四天时间,老校友们参观了黄洋界哨口、八角楼、会师广场、红军造币厂、大井毛泽东旧居、井冈山主峰、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及龙潭景区、水口景区等景点。尽管天气炎热,但老校友们仍兴致勃勃的认真参观和听取讲解,甚至导游员和讲解员都非常感动,说这批人都老老实实跟她们走,她们也讲得带劲,而一些团队的年青人则令人失望,讲解员要跟着跑,讲的也没情绪。当地媒体采访了老革命家黄克诚同志、刘澜涛同志的子女,地方政府的有关领导也热情与大家会面。

    井冈山之行使大家深深感受到毛泽东等革命前辈当年斗争的艰苦和危险。许多革命领导人早先家境并不差,但却毅然要与工农同甘共苦,甚至抛头颅洒热血,可以说那时的革命者真正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红旗还能打多久?”不只是在艰难的井冈山时期,对富足安康新时代的一些共产党人同样是一个考验。

    井冈山的早期革命斗争史和有关传奇故事见证了毛泽东作为革命领袖早已具备的智慧和魄力,一些农民出身的革命将领为什么会把他当作“神”在这里也可以找到答案。我们参观江西吉安附近的渼陂(音:美碑)古村是红四军总部1929年的驻地,也是1930年著名的“二·七”会议会址。毛泽东居住此地的旧书斋内有一副晚清秀才写的对联,深得毛泽东的喜爱,上书“万里风云三尺剑,一庭花草半床书”,成为他传奇人生的生动写照,令人惊叹!

 

    据悉,北京通往井冈山的铁路今年十月份就要通车了。明年四、五月份满山的杜鹃花和八、九月份井冈山革命斗争八十周年的纪念活动将成为迎接四方游客的亮点。井冈山驻京办事处的同志愿为我们八中的各届校友们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安排旅行事宜,参观井冈山的新貌。(点击看照片)

 

文/黄坚

 

 

 
 © 2007 北京八中老三届同学会 版权所有